吴轲阳-绝对的凝视

作者: Massimo Mattioli

一、艺术与社会

纵观历史,中国艺术的演变与时代的社会政治密切相关。社会时代的转变和各种问题挑战往往成为艺术创新的催化剂,引发艺术家对国家、人民未来命运的深刻反思。基于传统实践的艺术家经常试图致力于当前社会现实和重大历史事件,就中国通往现代化的复杂道路进行思考与探索。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社会经历了一场深刻的历史变革,以改革浪潮和面对全球开放为标志。这种变革不可避免地影响了艺术领域,中国艺术家在处理问题时涉及了从农村改革倡议到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以及后来新兴市场经济的出现和城市化、全球化的力量。

尽管艺术通常被视为一种深层次的个人和主观范畴,但在中国当代艺术领域,历史事件和社会文化环境对其生的影响日益明显。二战后,随后东西方冷战的紧张局势,导致了中国与西方现代艺术发展路径的差异。同样,(1966-1976 年)一场文化传统与现代文明的碰撞进一步加剧了这种脱节,对中国艺术传统产生影响。

然而,这场文化传统与现代文明的碰撞之后,艺术界出现了一股艺术家对多元创作和个性表达的强烈渴望与实践。这标志着中国艺术的新时代的到来,其特点是先锋团体和开创性艺术运动的出现,挑战传统规范,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出现铺平了道路。其中一个显著的例子是1978 年在北京成立的无名画会,致力于更为纯粹的艺术探索,采用更加内省和实验性的绘画方法,从印象主义和表现主义等各种西方艺术风格中汲取灵感。

在这一转型时期,一个关键时刻是星星美术组织于1979年9月举办的展览,约有150件艺术品在北京国家美术馆旁的公园长凳上展出。这种非传统的展览形式受到了“公共表达空间”的启发,也就是公众可以发表不同意见地方,为艺术家提供了与公众直接交流的平台,并挑战了艺术传统,从而促进了艺术的社会作用更广泛的讨论。

在这个艺术发酵时期,艺术出版物《美术》杂志的作用不可忽视。《美术》在发掘年轻、富有才华的艺术家,促进批判性对话和传播新的艺术潮流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从而深刻地塑造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轨迹。

总之,中国艺术的演变是对艺术表达和当时的文化氛围之间动态作用的引人注目的证明。随着中国形象在国际舞台的快速转变,艺术作为社会的一面镜子和社会变革的催化剂的作用至今仍与以往同等重要。

超意象系列作品:《水滴诺世界》

规格:90cmx120cm

创作时间:2023

二、自由与开放

上世纪80年代,由于政府逐渐实施的改革开放政策,中国对外部文化影响的接纳程度显著增加,以至许多人将这十年称为”中国文艺复兴”。由蔡国强(1957年)和黄永冰(1954年)等开拓性艺术家引领的创造力爆发,成为当时艺术革命的领军人物,并持续至今。一代艺术家勇于探索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借鉴不同文化艺术精髓。1985年,国家美术馆举办的罗伯特·劳森伯格的重要展览形成新的普遍风尚的象征,并成为后来被称为”85美术运动”的催化剂,引领这个运动接受到新达达主义的启发。这一运动与西方哲学和文化理论密切相关,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因为它为年轻艺术家的艺术实践和思想打开了许多可能性,为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出生的新一代艺术家,在一个以先锋主义精神为标志的时代成长创造了舞台。这些艺术家得益于扎实的教育,精通西方和东方艺术史,在今天他们享有探索世界的机会,由此建立了广泛的国际关系。2000年后,政府不再对艺术领域的国际开放性表现保守态度,并在2003年赞助了中国馆在威尼斯双年展上的首次展览。北京朝阳区资助了798艺术区的翻修,将其改造为当代艺术画廊、艺术家工作室、时尚精品店和设计工作室的中心。

然而,为了达到深刻的自我意识和精神解放,许多中国艺术家矛盾地走向了相反的极端,沉浸于西方艺术理论并将其转化为一种集体趋势。这种现象超越了个人表达。一些艺术家的反应是,他们对这种西方艺术和哲学的简单模仿感到不满足,并向往现代化改革,他们的做法是回归中国传统灵感。他们相信,不应放弃中国艺术和哲学,而应将对于传统思想和感性的理解,结合他们所采纳的西方艺术,进行不断对话。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吴轲阳的艺术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一位博学多才的艺术家,通过广泛旅行和对历史大师以及先锋艺术的研究学习,创造东西交汇的表现手法。他致力于将这一切与东方哲学和精神气质相结合,始终将目光投向绝对。

三、东方灵画

《道德经》有句箴言:”不要抗拒变化:适应是生活的道。”简洁概括了吴轲阳对生活和艺术的态度。他是一位拥有坚定决心来广泛参与当代艺术的艺术家,但同样坚信真理之路在于向内寻求,发现人类灵魂的最深含义。他通过多次极致的修行体验,甚至接近死亡经验,来寻求这一点。这些体验,他解释为更高维度的迹象,使他确信通向启蒙的道路在于灵性,因此他的艺术始终具有二元性:一方面是图像及其可见的表征,另一方面则是精神的象征。在道教中,互补的二元论一一白天/黑夜,阳/阴,明/暗一﹣是经常出现的观念,以太极图的形式来象征,通常被称为阴阳符号。

中国绘画与灵性之间的关系古老而深刻,反映了中国深刻的文化和哲学历史。中国传统绘画根植于诸如道教、佛教和儒家思想等精神和哲学实践中,这些实践深刻影响了艺术家对艺术的态度。道教的概念﹣﹣与自然流动和谐相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绘画,尤其是在山水画中。道教艺术家旨在捕捉自然的本质,而不仅仅是外在形态,他们试图表达生命的永恒运动,并传达一种宁静与和谐,邀请观者反思人类与宇宙的联系。

在吴轲阳的作品中,”道路”﹣一道的本质,通过对自然、和谐和生命的自发流动而持续不断被唤起,他的绘画专注于捕捉自然的本质和运动,而不是详细的形态。它不集中于现实的准确性,而是表达艺术家的内心世界。在这些画作中,留白和充实同等重要,创造的空间使得绘画能够呼吸并表达宇宙的深度。

得到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力量,吴轲阳创造了一种称为”东方灵画”的新流派,在这种绘画中,艺术探索与灵性追求相一致,从而在画布上实现出来,成为第一批吸收西方艺术语言和技法,以表达和展现东方文化精神传统的艺术家之一。

在一些以理想化的天堂为主导的构图中,这是一个诗意的国度,远离现实世界,自然元素守护着艺术家的心灵。在这里,道家的二元论不断回归,在尘世的宁静与宇宙能量相遇。这一演变最终体现在”超意象绘画”风格的作品中,艺术家在其中也升华了理性认知,试图识别更高深层次的能量,以理解生命的本质和最终意义。

灵性系列作品:《空洞》

规格: 60cmx80cm

创作时间:2014

四、形式与内容

这些思想和文化前提,在吴轲阳米兰展览展出的作品中也有所体现。这些绘画和素描作品将东方哲学和灵性论点与西方研究和实验的艺术技巧相结合,为其与道家思想相同的形而上学的思索,提供了实质的形式内容,表达了生命的起源到人与宇宙的相关性。在艺术家成熟时期,通过对西方艺术的学习与研究,他在注重光影和互补色彩关系和造型技巧之间取得适当的平衡,并表达了中国文化的精神、气质和本质的需要。

在这些绘画作品中,通过对艺术史的深入批判性研究所获得的形式负荷不断重新加工,总是与艺术家情感和内心体验的唤起相关联。吴轲阳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游学中吸收了从文艺复兴到浪漫主义、象征主义再到维也纳分离派,以及抽象主义、未来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等历史先锋派精神。例如,2016年的作品《菩提本无树》中,在前景中似乎令人联想到莫奈的《睡莲》等作品,也可以清晰地看到古斯塔夫·克里姆特这样的艺术家的影响。然而,正如前面提到,艺术家巧妙地这些影响调整到自己的表达需求中,情感充沛的场景成为在冥想中的僧侣的象征剧场。这是一种复杂的构图,典型地体现了形式与内容的二元性:富有意味深长的象征意义是吴轲阳作品的特征。例如,山水画中描绘的河流,这些元素在道教中体现生命能量的流动,没有抗拒、消解压力和冲突。或者像花卉的图案,再加上金色的运用,也是道教教义的核心元素﹣﹣正如我们将看到的那样。

2015年的作品《蓝色.圣灵》中,一种明显的个人结构呈现出来。这里,形式上的参考唤起了德国浪漫主义的色彩特征,有机的形式唤起了抒情的抽象主义的联想,关键符号如花卉形象或金色元素再次出现。然而,正是缺乏一个”中心”将作品带回艺术家所创造的宇宙:空间和时间的缺失、道家词汇中的无极。缺乏物理极性,缺乏差异,是一种统一的状态。

2016年的作品《平面》中,花卉和金色的隐喻超越了绘画中的可见。在这里,观者的思维直接转向了《太乙金华宗旨》-﹣一部道教关于冥想和炼金术的著作,由卡尔.古斯塔夫.荣格评论,”金花即是光,而天之光即是道。”变化(化)因此是炼金术道教的基本主题,随着三种花(铅、银和金)的转化而发生,这在吴轲阳绘画中是可以辨认出来的人类的三宝:精(生命精华)、气(能量和运动)、神(无限的精神)。

作者简介:

 Massimo Mattioli(马西莫·马蒂奥利),艺术家,策展人,艺术评论家。曾在《艺术报》( Giornale dell’Arte)和著名艺术期刊Artribune工作,目前担任艺术媒体ArtsLife 的主编。曾策划众多国内、国际项目,并为彼埃罗.多拉齐奥(Piero d’Orazio )和玛格丽塔·萨法蒂(Margherita Sarfatti)撰写了传记,以及在特伦托和罗韦雷托现当代艺术博物(MART)参与策划了与维托里奥·斯加比(Vittorio Sgarbi)合作的戏剧作品,还曾与维托里·奥斯加比(Vittorio Sgarbi)合作策划了2011年威尼斯双年展的艺术项目。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zh_CN简体中文